智能城市规划将为建筑业本土化新技术
社会
蒙通社乌兰巴托6月20日电,在蒙古国,引入绿色建筑标准和智能城市规划,将会带来两个重要机遇。其中有,对建筑业本土化 新技术和创新。其次,获得绿色气候基金资助等两大机遇。
蒙古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会长巴·钢图拉嘎日前在“Holiday Inn”酒店举行的“绿色建筑与智能城市”国际研讨会上强调了上述问题。该 协会每年都主办一次国际会议,探讨城市发展问题。去年,与会者分享了地震、洪水和水风险方面的国际经验,而今年的主题则为“绿色建筑——智能城市规划”。
巴·钢图拉嘎表示,我们每年都会组织专题讨论会,旨在借鉴来自美国、日 本、台湾、韩国等国家的代表们中绿色建筑和智能城市规划的国际经验,本土化国际标准,而专门举办了面向从事该领域的工程师讨论会。他还强调,我们要借鉴全球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并紧密跟随国际标准要求。他还指出,目前城市规划的重点在于防止自然灾害、洪水 和地震以及设计节能建筑和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会者们讨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同时,工程 师们将要设计绿色建筑,以消除棚户区烟雾、空气和土壤污染。
蒙古国已通过了《绿色建筑条例》, 将相关绿色建筑标准反映在《建筑法》之中,并开始由亚行项目和绿色气候基金的资助建设绿色建筑物。绿色建筑和智能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
蒙古国专家工程师莎·钢卓日格在上述研讨会上以“乌兰巴托市洪水风险及其预防可能性”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他强调,在讨论洪水风险之前,首先要确定所谓洪水的概念。所谓的洪水,指的是河流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严重损害其预防举措是要加高洪堤、扩大流水区或加深面积。最关键是排除洪水造成的积水,因而考虑到这方面的空间,正确制定预期规划是智能城市的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