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普纳萨勒杜勒玛:1911年蒙古民族革命是蒙古独立的起点

政治
doljinsuren@montsame.gov.mn
2023-12-29 10:59:03

    蒙通社乌兰巴托12月29日电,值此全国庆祝12月29日独立日之际,本社记者采访了科学院历史与民族研究所近代史研究室首席研究员巴·普纳萨 勒杜勒玛博士。

问:1911年12月29日,蒙 古民族革命爆发,并宣布了蒙古国的独立。当时搞此运动的预期条件是什么?

答 : 任何一个革命是 在具备预期条件之下才发生。蒙古和中国都被清朝统治。从19世纪中叶开始,清朝被世界发达国家(鸦片战 争)击败,并失去了部分土地。因此,清朝为了把自身 强大,又不愿转让王位,从 20世纪初开始,向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推行了名为“新政”政策。其中,对蒙古国最不利、引起热烈争议的就是经济改革。在经济 改革范围内,大量中国人往 蒙古迁移定居,在多个方面 严重违犯了几千年来过着游 牧生活的蒙古人的根本利益。蒙古社会上层和基层都 觉悟到这一点,并全都加入了民族解放运动。此外,清 朝统治下的中国、西藏等多个地方也发生了民族解放运动。各发达国也在争夺在各自势力影响下的世界领土。 如,沙俄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战败,并上述两国 通过1907年、1910年、1912 年签订的条约把蒙古分入各自所属范围。自1899年起, 美国对中国始终实行“开放门”和“平等论”政策,这也对蒙古不例外。与此同 时,沙皇在俄罗斯远东地 区的政策与活动十分活跃 起来。换言之,1911年民 族解放革命发起的内外条件已双全具备。

问:我们现在才把1911 年的事件视为一场革命。之前,曾其看作一个运动,为什么呢?

答:1911年,在大库伦发 生的过程不是一场运动,而 是一场民族自由革命。让我 们来看所谓的运动吧,连目 前在社会上也发生各种各样 的运动,有的达到了目的, 有的也没达到目的。如果 我们把1911年的过程看成一 场运动,我们就不能准确、 客观地反映和评价革命胜 利的成果——蒙古国家的独立,而会通过外部研究及其 研究来看待和评价我们自己 的历史。我们的历史研究、 从马克思主义学写历史的经 历中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和结 论。大家都认为,从1968年 三卷著作《蒙古人民共和国 史纲》出版时起,可回顾其 内结论并予以现实评价。自 1990年以来,该主题研究工 作不断得到发展,并出版了 数十本书。

问:那么,研究界对1911 年蒙古民族革命的看法如 何?

答:对这一过程的研究 工作始于20世纪初。即使当 时也把这个过程视为“革 命”、“大运动”、“像太 阳一般的运动”。在蒙古国 历史研究的发展过程中,被 称为“民族自由运动”(马 克思主义史学)、“民族革 命”、“民族自由革命”( 历史改革时期)。

1911年人民革命的目标是:

  • 怎样才能救根,
  • 拯救和保护宗教,
  • 统一各蒙古部落。

    其中,统一各蒙古部落 的目标因国际势力对比和 外国的贪婪而未是得到实 现。人民革命阶段按照实 现既定目标的过程分为两 个主要时期。 第一,1911年至1913 年。 蒙古民族革命胜利,蒙古人 为建立统一、独立国家而奋 斗的时期。此时,巴尔虎、 内蒙古、阿拉善、青海、伊 尔塔尔巴哈台等地的大部分 蒙古人都纷纷正式表达了要 加入蒙古国的意愿。由此, 蒙古民族革命已超出外蒙古 范围,覆盖内蒙古、布里亚 特等所有蒙古部落,而违背 了两大国的利益。1913年, 沙俄与中华民国在北京达 成协议,发表共同宣言,使 得外蒙古成为“自治”。由此,民族革命的要统一各蒙 古部落的目标被打断。 第二,1914年至1915年, 是人民革命的衰落时期。这 一时期一直持续到1915年在 恰克图签署三国条约为止。沙俄与中华民国联手入侵蒙 古,并根据《恰克图三国条 约》使蒙古变为“自治”, 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其独立 价值。

问:请您谈一下人民革命 的领导者及其组织?

答:命名和评估民族革命 的主要标准之一是领导革命 的政治力量、革命的组织、 方向和纲领目标。外国研究 者(如.别洛夫等)将1911 年蒙古民族革命历史解释为 一场运动而非革命的手段之 一是,蒙古并没有可以领 导革命的政治力量。此外, 我们有些文化活动家歪曲历 史,称因为沙俄允许在库伦 发起革命,博格多之所以登 上汗位。然而,历史记载证 明,蒙古人非常清楚,当时 外部和内部世界上在发生什 么,什么时候行动以及如何 组织等等。在签订《蒙中俄 协约》时,为国家独立(在 1915年的不平衡战争中)与 沙俄和中国经验丰富的外 交官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斗 争,而取得成果。 从这一点可看出,蒙古人 多么有智慧、意志等特长。 总的来说,1911年民族革命 后获得的蒙古国独立并没有 那么轻易地让沙俄承认。 蒙古人的坚持不懈的奋 斗、努力、智慧、真诚的愿 望、固执、耐力等应该得到 最好评价。领导上述革命的 政治力量被认为是临时总理 喀尔喀事务衙门。部分学者 认为,这是临时政府。1911 年秋,在土谢图汗部(左翼 后旗)札萨克镇国公察克都 尔扎布领导下,土谢图汗 部(右翼左旗)札萨克和硕 亲王杭达多尔济、达喇嘛车 林齐密特、车臣汁部(中左 旗)札萨克固山贝子棍布苏 伦、赛音诺颜部(中左旗) 札萨克郡王衔多罗贝勒车登 索诺木和土谢图汗部(中左 翼末旗)札萨克辅国公衔一 等台吉那木萨赖等联手成立 了“临时政府”。 上述临时政府开展和实施 的许多功劳可以概括为以下 几点。如:

  • 巩固和保护国家独立斗 争的初步成果,使国家彻底 解放,
  • 撤销和改变清代统治期 间的国家制度、代表机构、 职位和办公室,
  • 管理国家当时业务,
  • 让蒙古许多省区参与国 民革命事业,
  • 从各省调集军队和资 金,为宣布国家独立做准备,
  • 规划和组织新蒙古国常 设政府的筹备工作。

问:于是蒙古王位有所归 属并1911年12月29日组建具 有五个部门的蒙古政府。关 于这一点...

答:在列出五个部门及其 部长的名字的话,其中有:

1.内务部大臣达喇嘛车林 齐密特

2.外务部大臣土谢图汗部 札萨克和硕亲王杭达多尔济

3.财政部大臣土谢图汗部 札萨克镇国公察克都尔扎布

4.兵部大臣车臣汗部札萨 克固山贝子棍布苏伦

5.司法部大臣土谢图汗部 札萨克辅国公衔一等台吉那 木萨赖

问:建立蒙古帝国的成吉 思汗的后裔土谢图汗达什尼 玛等代表黄金家族出席博克 多汗登基仪式,他们的立场 如何?

答:蒙古国历史学家们议 论,对于在独立的蒙古王位 选拔仍然有成吉思汗黄金家 族的人有待任而为什么任命 博克多汗第八世哲布尊丹巴 呼图克图。 第一、他从一开始就领导 蒙古民族革命, 第二、他是一位蒙古宗教 首领,蒙古族的精神领袖, 第三、博克多汗认为本人 是成吉思汗后裔,因为他是札那巴札尔的“转世”。 第四,他以在喀尔喀的仆 人人数和牲畜数量、财富方 面更为优越。但在上述因素 中,需要强调的是他是一位 蒙古族的精神领袖。所以, 黄金家族也就承认,并尚未 为了夺得王位而进行激烈的 争夺。而且,从历史进程可 以看出,对黄金家族而言, 王位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保 持蒙古的独立和民族利益是重 中之重。

问:当时蒙古民族革命领 导人为克服所面临的挑战而采 取的第一步措施是什么?

答:他们向当时的法国、 英国、德国、美国、比利时、 日本、丹麦、荷兰和奥地利等 国家写了一条说明书并发送至 其外交部。但上述国家均未做 出回应。随后,于1912年与俄 罗斯帝国签署了友好条约。这 是他们迈出的下一步伐。 此外,他们还采取了部分 措施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第一步措施是建立海关、税 收和金融体系。当时政府重 视设立现代学校课堂,于是 建立了外交部直属第一所拥 有40名学生的学校,并继续 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所小 学。根据档案文件,建立了 40至60多所学校来教育青少 年。同时,将青少年派往俄 罗斯帝国读书。1912年,蒙 古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就正式 建立。

问:蒙方有哪些代表参与 了《中俄蒙协约》?

答:1912年10月,蒙古政 府与俄罗斯帝国政府在当时的 首都签署了《友好协议》。上述协议由俄罗斯帝国代 表伊·亚·科罗斯托维茨和 蒙古内阁总理大臣那木囊苏 伦率领的6个代表签署。上述 协议签订后,中华民国向俄罗 斯帝国抱怨称,就是你们签署 了友好协议,而蒙古的独立得 到确认。随后,1913年11月, 中华民国和俄罗斯帝国就关 于蒙古相关问题在北京共同确 定,以及签署中华民国所属 的“外蒙古”协议,试图强迫 蒙古国政府接受这一点。此举 遭到蒙古国政府的反对,并在 恰克图举行了由蒙中俄3个国 家代表参加的谈判,谈判持续 了9个月。 蒙方代表有内政部首席大 臣达西扎布、财政大臣土谢 图亲王察克都尔扎布、外交 大臣车林多尔济、札萨克图 亲王乌泰、芒来巴特尔·达 木丁苏隆、吉格吉德扎布、书记员及翻译者扎木斯朗· 策本和朝格特·巴达姆吉巴 及书记员桑吉米亚塔夫等。 中方代表有中华民国总统 特派都统街毕桂芳与特命全 权公使陈箓等7人。 俄方代表有俄罗斯帝国大 皇帝特派驻蒙古外交官兼总理 事务正参议官密勒尔等7人。 参与《蒙中俄协约》的 蒙古人为国家的利益进行艰 苦争斗。在谈判过程中,蒙 方应协约各方要求,解除了 芒来巴特尔·达木丁苏隆与 达喇嘛达什扎布之职务,就 任命了希尔宁达木定代替达 喇嘛。 通过《蒙中俄协约》,外 蒙古承认了中国的宗主权。 可以说,1915年的《蒙中俄 协约》是该国利用蒙古,为 此避免伤害各自利害关系的 政治政策之延续和反映。签订该协约后,蒙古社会 生活曾仍一如既往地继续。

问:1912年,参与俄罗斯 帝国与蒙古协约的达喇嘛车 林齐密特激怒了俄罗斯外交 官科罗斯托维茨。于是他气 得向大喇嘛扔下文件。你对 达喇嘛和民族革命领导者的 评价,尤其科罗斯托维茨如 何评价达喇嘛的?

答:是的。科罗斯托维 茨在自己的书中提出过这一 点。他的书被翻译成蒙古文 并于2010年以《在蒙古渡过 的九个月》为名发行。1912 年,参与协约的蒙古人,尤 其达喇嘛坚持不懈地为蒙古 权利、地位和独立而奋斗, 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国际法 律规范与知识水平较高,使 得精明且经验丰富的俄罗斯 帝国外交官被慌张。 遗憾的是,1911年国民革命领导者被外籍人向其上级 举报称他们是亲中、亲俄或 亲日等等。这些概念都被留 在历史记载中。国民革命领 导者并没有亲任何一个国家 或支持他们。他们只是在寻 求如何加强与保护蒙古利益 和独立的方案和合作方式。 科罗斯托维茨在自己的书 中写道,达喇嘛车林齐密特 精力充沛、聪明、无情、无 私、备受尊敬,而晚清蒙古 王公杭达多尔济坚持与俄罗 斯帝国更接近的观点。他还 记录了其他领导者的情况。

问:1911年的蒙古民族革 命在20世纪蒙古历史上占据 什么位置?

答:20世纪的蒙古历史 是充满活力,向全世界证明 了蒙古是独立的国家,是 真正成功的岁月。本世纪, 蒙古进行了三次革命(1911 年、1921年和1990年),向世 界宣告蒙古的独立、加入联合 国、发展农牧业、工业及现 代科教,并在国内开始培养 国内干部。 上述成就的开端和基础是 1911年的民族革命奠定的。 民族革命的显著特征成为其 他革命、国家独立及发展之 基础。我对一些人在网上传 播不成熟的材料感到非常反 感。从蒙古利益、蒙古民族 利益和国家独立的继承性角 度进行评估,是我们永恒的 需求和原则。通过上述道理告 知后代非常重要。 最后,民族革命的延续是 1921年的人民革命。所有参加 上述革命的蒙古人都得到了 外国援助。但并没有站在任 何一个国家一边,而是致力 于维护蒙古民族、国家独立 和文化遗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