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楚伦:成吉思汗时代,世界上仅有的两大优势都掌握在游牧民族手中

专访
i.lhagvadulam@montsame.gov.mn
2025-11-21 10:44:19

    蒙通社乌兰巴托1121日电,今天是“蒙古自豪日”。蒙通社记者采访了成吉思汗博物馆馆长、蒙古国功勋科学家、院士、历史学家萨皮勒登多夫·楚伦。

成吉思汗的陵墓,并非他一人长眠于此

    问:成吉思汗博物馆对成吉思汗历史的最新研究很感兴趣,并定期举办学术会议。成吉思汗的陵墓至今仍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请问贵馆目前收藏了哪些与此相关的文献资料?

    :成吉思汗的安葬地毫无疑问位于蒙古国,这一点在史料中已有明确记载,国际学界也普遍认可。关于更具体的地点,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应在不儿罕合勒敦山,另一部分则主张在阿尔泰汗。这里所说的阿尔泰汗并非阿尔泰山脉的那座阿尔泰汗,而是不儿罕合勒敦山附近一座同名山峰。无论观点如何分歧,可以确定的是陵墓范围应在肯特山脉之中。

    成吉思汗的安葬之谜自古便以秘密形式存在,长久以来吸引着无数学者的关注。据我所知,寻找成吉思汗陵墓的工作已持续约两百年。成吉思汗博物馆不仅承担着传播成吉思汗及其文化遗产的使命,同时也是一所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机构。

    尤其是在研究、传播与探索亚洲贵族史方面,本馆承担着邀请国内外学者开展合作研究的重要职责。总体而言,世界大型博物馆的核心实力体现在其科研能力上。科研薄弱的机构充其量只是展厅与商店,而科研扎实的博物馆才称得上科学与知识的中心。

    自本馆成立以来,蒙古国在科学研究与认知传播领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空间。因此,我们自然会高度关注与成吉思汗相关的研究。不过,目前尚未将研究推进至寻找成吉思汗陵墓的层面。一方面,这并非我们的研究强项;另一方面,时机也尚未成熟。

    我曾在蒙古国科学院历史考古研究所工作十年,对此颇有了解。蒙古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相对一致:关于大汗陵墓的研究必须格外谨慎,任何相关行动都需基于最严格、最尊重的学术与文化原则。

    2011年,地下一座带有巨幅壁画的墓葬被发现时曾引发巨大反响,但后经证实,墓主人是突厥时期的维吾尔族将军。此事使我们意识到,在蒙古国进行大规模考古勘探与研究,必须具备充分而系统的准备。

    许多游牧文化遗迹因地下环境干燥而保存状况良好,但一旦开掘暴露,其内部有机材料便会迅速面临损害风险。因此,游牧民族的遗存极其难以保护,也更需要谨慎、专业与长期性的考古策略。

    成吉思汗的陵墓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蒙古国历代大汗的陵寝同属一体。换言之,一旦其中任意一座被确证,其整体体系也将随之揭示。更何况成吉思汗的陵寝距今已有八百年之久,连两千年前匈奴人的陵墓都已被考古发现,因此相关研究更需严谨对待。

    因此,上述各类陵墓在整体布局上具有一致性。蒙古人能够发掘并从外观上辨识匈奴贵族的陵墓;突厥和回鹘贵族的陵墓同样可以识别。唯独蒙古帝国时期的陵墓至今仍无法确认。其形制特征、安葬方式以及外观样式等目前均不明确,研究进展也仅止于此。

在成吉思汗博物馆还能参观什么?

    问:您曾提到,成吉思汗博物馆的馆藏展品正在不断充实与丰富。请问这一过程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概括而言,我们的馆藏资源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不断丰富。第一,考古发掘,这是最为重要的来源。第二,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第三,购置具有重要价值的展品。第四,复制目前保存在国外的重要历史遗存。此外,我们还通过现代技术对文物进行修复,并邀请艺术家创作相关作品。虽然后两项与前述几项的性质有所不同,但前四类来源对于馆藏建设尤为关键。

    大家需要明白,台湾故宫博物院至少有五百年的历史,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也有三百年的历史,而成吉思汗博物馆却才有不到三年的历史。

    举个例子来说,仅匈奴贵族墓在蒙古国境内就有 11,400 座。而,一百年来我们却发掘的还不到其百分之一,只发掘了十余座而已。这背后还有巨大的宝藏。因此,在未来还会发现什么,谁也无法预料。

    1925年,也就是整整100年前,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个像蒙古国在地下和地面都蕴藏如此丰富的自然和文化宝藏的国家

    :这片土地如此富饶,宛如一片取之不尽的海洋,令人叹为观止。我们这次的谈话主要围绕成吉思汗博物馆展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展开。成吉思汗博物馆曾在法国南特举办展览并获得极大好评。去年,《国家地理》杂志评选“2024年全球值得参观的20家博物馆和文化遗产,成吉思汗博物馆也榜上有名。那么,近期博物馆有哪些展览计划呢?

    旨在展现蒙古人生活与游牧习俗的展览预计将持续举办至2028年。同时,成吉思汗博物馆的政策并不局限于引进国内展品,而是鼓励并有权引进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展览。因此,我们计划每年从国外引进一至两场高水平展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