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绒产品出口到欧洲
经济
蒙通社讯,7月20日,在“做客蒙古国之年”框架内在库苏古尔省举行“牦牛大节2023”旅游活动。
大节期间举行了赛牦牛、射箭、“牦牛2023”诗歌节以及展销等活动。此外,还举办了“发展之门”畜牧业学术研讨会。
库苏古尔省阿拉格额尔登县牧民、省县领导、科学家、地方企业家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共同探讨了增加牦牛产量、提高牧民收入的可能性及其采取的举措。会议上,轻工研究发展院毛绒部研究人员以“牦牛绒的产业与创新”为主题、德国地球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吉·巴亚尔赛汗博士以“蒙古古代游牧民族驯养牦牛的年代及其历史”为主题、研究员助理嘎·巴特其木格以“牦牛绒的特点及其应用”为主题发表讲话。
据研究,中亚不到10个国家共拥有1400万头牦牛,其中90%在蒙古国和中国。去年蒙古国有130万头牦牛。而据研究员嘎·巴特其木格在讲话中强调,目前仍未充分利用牦牛绒与牦牛奶。
另外,如果对牦牛绒进行精细检查,就会发现它含有可防防护太阳紫外线和放射性波以及能中和癌症的三聚氰胺。因此,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牦牛绒将比黄金变得还更有价值感。
牛和牦牛占阿拉格额尔登县牲畜总量的10%。因而,正在实施“蓝牦牛”计划,旨在提高牦牛肉和乳制品的产量,基于科学生产、向世界市场推出品牌产品。
就此,扎·尼玛奥其尔县长表示,瑞士发展署“绿色黄金”项目已在库苏古尔省5个县实施。在该项目框架内,牦牛绒产品出口到欧洲市场。在欧洲市场,人们热买用生态原材料制成的蒙古袍、外套和手套等产品。但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愿购买由未变色的原材料制成的产品。因而,为满足欧洲消费者需求和要求,正在实施“蓝牦牛”计划。